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系统 > 试题真题 > 笔试试题 > 笔试模拟 > 正文

银行招聘考试笔试模拟题(二)

2015-04-02 10:29:41 弘新教育 来源:弘新教育

1.甲厂生产一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这种饮料后,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炸伤眼部。下列答案中最正确的是( )。
  
  A.丙只能向乙索赔
  
  B.丙只能向甲索赔
  
  C.丙只能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其确定向谁索赔
  
  D.丙可向甲、乙中的任何一方索赔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主要体现了人大代表享有的( )。
  
  A.提案权 B.质询权 C.司法豁免权 D.言论免责权
  
  3.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小麦买卖合同,甲公司在入库后发现乙公司多交付了10吨小麦,甲公司多收的10吨小麦在法律上被称为( )。
  
  A.意外事件 B.无因管理
  
  C.不当得利 D.善意取得
  
  4.下列合同中,只能为有偿合同的是( )。
  
  A.保管合同 B.委托合同 C.赠与合同 D.买卖合同
  
  5.北京甲公司与上海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书面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则该合同成立的时间应为( )。
  
  A.甲、乙公司达成合意时 B.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C.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签字盖章的合同时 D.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6.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7.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仅仅面向少数的亲朋好友募集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承诺高回报率的吸收存款行为系传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C.保证高收益率的受托理财行为系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D.只有个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8.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
  
  A.持有大量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
  
  B.持有大量伪造的金融票证的行为
  
  C.持有大量伪造的国家有价证券的行为
  
  D.持有大量伪造的公司、企业债券的行为
  
  9.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10.甲从外地购进一批奶牛,在获知此奶牛无产奶能力的情况下将其中的三头卖给邻村的乙,乙不知情而购买,则甲乙之间的奶牛买卖合同( )。
  
  A.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无效
  
  B.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C.属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
  
  D.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侵权责任法》第43条规定,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故本题选D。
  
  2.【答案】D。解析: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除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基本权利外,还享有法律赋予的言论自由特殊保护权,我们通常称之为“言论免责权”,即:人大代表在代表机关中的言论和表决不受其他机关追究。
  
  3.【答案】C。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4.【答案】D。解析:保管合同、委托合同、赠与合同均可以为无偿合同,买卖合同为有偿合同。选择D项。
  
  5.【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但并未签字盖章,意味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未能最后达成一致,因而一般不能认为合同成立。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时间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6.【答案】C。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案中,甲是国有公司的出纳,满足贪污罪主体要件的要求,甲利用职务之便秘密窃取单位的现金3万元的行为成立贪污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
  
  7.【答案】D。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一百七十六条第2款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这里的单位,既可以是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不能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机构。
  
  8.【答案】A。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9.【答案】D。解析: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出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A项属于借贷纠纷,并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因为甲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A选项说法错误。乙的行为成立高利转贷罪,不成立贷款诈骗罪,因为乙主观上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而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B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所以C项是错误的。丁以欺骗方法骗取贷款,随后携款潜逃,可以认定其在骗取贷款时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成立贷款诈骗罪。D选项说法正确。
  
  10.【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甲有欺诈行为,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