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选题(21~45)
21、“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值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的作用结果 C、劳动价值决定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23、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某国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设该国商品价格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今年流通中需求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26、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A、混合所有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经济中的外资部分 C、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公众股 D、合伙企业
27、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正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民营经济是:
A、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按劳分配的要求 B、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劳分配的要求 C、按劳分配的要求,改革开放深化的要求
D、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深化的要求
28、一般认为财政政策手段是为了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而选择的政策工具,其内容不包括: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赤字 D、国家预算
29、根据税收制度有关规定,纳税人必须是:
A、公民个人 B、社会团体 C、民间组织 C、政府部门
30、所谓自然事业率是指:
A、劳动了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B、劳动了市场处于基本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C、劳动了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时的失业率 D、劳动了供给小于劳动力需求时的失业率
31、国际收支平衡是指:
A、一国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绝对平衡
B、一国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基本平衡,略有逆差
C、一国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基本平衡,略有顺差
D、一国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的基本平衡,略有逆差或略有顺差
3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物价稳定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增长
C、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增长 D、金融稳定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增长
33、下列不属于当今货币发展趋势的是:
A、专门化 B、信用话 C、扩张化 D、电子化
34、在现代国家运行体制下,出现财政赤字是最常见的事情,而弥补财政赤字有多种手段, 其最理想的措施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动用历年财政节余 C、发行公债券 D、向中央行借款
35、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货币供应量偏多时,中央银行应该采取的最有力、最见效的措施是:
A、缩小再贴现标准 B、放宽贴现标准 C、提高再贴现率 D、降低再贴现率
36、由于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经变现后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因此将这部分存款又称为:
A、狭义货币 B、广义货币 C、准货币 D、现实货币
37、香港发钞银行不包括
A、汇丰银行 B、英格兰银行 C、渣打银行 D、中国银行
38、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属于
A、个人消费类贷款
B、单位消费类贷款 C、个人住房贷款 D、个人助学贷款
39、资金融通的机构称为金融机构,其中具体包括:
A、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B、银行和农信社 C、银行和“钱庄” D、银行、保险、证券
40、在开放经济体中,一国对所有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所反映的是:
A、国内支出
B、国内支出和国外支出的总和 C、国外支出
D、国内支出和国外支出的差
41、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通常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刚性 B、弹性 C、扩张性 D、紧缩性
4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7年发布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的一项重要的核心原则是:
A、独立监管原则 B、审慎监管原则 C、协调监管原则
D、跨境合作监管原则
43、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于;
A、存款 B、贷款 C、拆入资金 D、利总收入
44、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金融不稳定最易引发:
A、金融人才的大量流动 B、金融机构的大量流动 C.金融资产的大量流动 D.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动
45.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
A.信用创造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金融服务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21.A 22. C 23. C 24. D 25. C
26. A 27. D 28. C 29. A 30. B
31. D 32. A 33. B 34. C 35. C
36. C 37. B 38. A 39. A 40. B
41. C 42. B 43. A 44. D 45. C